阅读历史 |

第374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刘心瑶却笑了,“几位重臣知晓二皇子和三皇子当时的差距,自然能猜到。但天下人不知呀!当时的太子出事,自然是所有皇子都有嫌疑。重臣只会揣测皇上的心思,而皇上要的是天下人的看法。”

“且二皇子已经不在,现在再提此事,大家的目光自然都会聚集到恭王身上!”

林云珠说到这里,顿了片刻,又继续道:“当初皇上遭遇刺杀,还是大哥挡了一箭。导致这次刺杀失败。恭王记恨大哥,所以把他自己遇刺的事栽赃到大哥头上!”

刘心瑶点头,“我们只需要找出恭王遇刺一事的一个漏洞,这次的事就将成为恭王刺杀皇上的佐证。”

若你恭王不是记恨永宁伯挡箭,让你的计划落空。你无缘无故栽赃人家永宁伯做什么?

接下来,就是怎么把当时皇上遇刺的事栽赃到恭王头上。

“刺杀皇上那人当场就死了,因此当时没有查到幕后指使之人。如今我们要想把恭王牵扯进去,并不容易!”刘心瑶皱眉道。

“那日皇上要去詹事府,是临时起意还是早就定下的?”林云晓像是在自问。

刘心瑶很快答道:“你大哥说,皇上那日是临时起意去的詹事府!”

“此事是皇上说了算,我们还是从其它地方入手比较好!”林云珠提醒道。

他们总不能去找皇上对口供吧?

他们应该先考虑如何将此事撕开一条口子,把恭王牵连进去。此后,皇上自会配合。

林云珠思考了片刻,“那刺客虽然死了,但当时他使用的弓和箭还在吧?”

刘心瑶当即答道:“还在!”

“在哪?”

“大理寺!”

林云珠挑眉,那时他们的关系跟曾阁老还没如此紧密。

当时锦衣卫、刑部、大理寺都介入了此事。偏偏凶器就留在了大理寺。

刘心瑶却淡定道:“在哪里都无所谓,我记得那箭头的样子。”

当时她收到消息就第一时间赶往了詹事府。

那时,林文杰身上的箭头还没被太医取出来。

取出来后,她特意看过。

“大嫂以为,我们可否在这上头做文章?”

问出这话后,林云珠只看刘心瑶的表情,就知道了答案。

果然,就听刘心瑶说道:“因为那刺客藏身的地方离詹事府并不近,为了能达到射程,且有一击毙命的效果,那箭头是特制的,绝非普通的锥形箭。我瞧着工艺应该很复杂。”

林云珠这就放心了,越是独特,指向性就越强。

紧接着,姑嫂三个就此事商议了一番。

林云珠在天黑之前回了镇南王府。

她去跟安国公主请安,安国公主并未见她。

安国公主这几日不仅不待见她,也不待见徐定。

林云珠估计,安国公主已经猜到了皇上指使徐定干的事。

虽然她不可能支持恭王,但她会心痛先皇的血脉。

可徐定又是她的儿子,她能怎么办?

皇上也厉害,他知道安排人对恭王的儿子出手,可能会引来安国公主的报复。

当然,安国公主不可能对皇上做什么,对于下手那人却不一定。于是,皇上就选了徐定去做这事。

皇上不能理解安国公主和先皇一起,从乱世走过来的兄妹情谊。

安国公主也不能理解皇上身上肩负的对太后、对妻儿、对追随他的人的责任。

计成】

林云珠回到自己的院子,一直等到亥中,徐定才回来。

徐定回来第一句话就是安抚林云珠,“你放心,皇上下旨让大理寺和刑部共审此案。”

“余首辅没反对吗?”

“自然反对了,他以曾家和永宁伯府有姻亲关系为由,不同意大理寺介入。不过,皇上说他相信曾大人不会徇私舞弊。”

皇上这已经是明着维护永宁伯府。

既如此,余首辅的人就没机会动手脚。

“你们有何打算?”徐定看着林云珠,认真问道。

他不确定林云珠是否会回答。

“今日已经同大嫂商议好,此后的事,大嫂自会安排。”

林云珠说到这里顿了顿,见徐定没有答话,她也沉默下来。

几息后,方才道:“若是有需要世子帮忙的地方,到时候可能会麻烦世子。”

林云珠话音刚落,就听徐定笑着应声道:“好!”

接下来的几天,所有人都知道了林文杰的案子。

有人骂林文杰,可骂林贵妃的却没几个。

这得益于林云珠此前开办免费学堂的那个操作。

那些村民才不管上面的争斗,他们只知道他们从林贵妃这里获益。

也有人质疑,朝廷都没抓到的人,你恭王就抓到了?

且人家林贵妃还没生,皇上也没同意立皇太弟,人家永宁伯这么早弄死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