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穿书七零:我有一栋百货大楼 第910(2 / 3)

加入书签

二十多分钟的路程,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。

大江大河第一次来养殖场,被养殖场里的各种小动物吸引住了目光,玩的不亦乐乎,尤其是大河,最喜欢那匹小矮马,在圈起来的马场里跑了一圈又一圈。

小矮马顶着烈日身上又驮着个人类幼崽,跑的累到不行,索性直接把大河从背上摔了下来,自己躺在地上摆烂。

“大河,你没摔伤吧?”

徐婉宁赶忙跑过来,把大河从地上扶了起来。

大河摇摇头,在原地蹦跶了两下,把身上的灰尘都给抖落了。

他指着躺在地上摆烂的小马驹,有些紧张地问道:“婉宁阿姨,我刚才是不是骑的太久,把它给压坏了?要不然为什么它躺在地上不愿意动?该不会是不行了吧?”

徐婉宁不了解小马驹的情况,只好把管马厩的老吴叫了过来。

老吴乐呵呵地说道:“这小马驹皮实着呢,你才多少重量啊,压不坏它!”

那它为什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?”

“是懒得!”

大河这才放下心。

“大江大河,你们俩玩儿够了没有?玩儿够了咱们去摘草莓啊!”

锦初在一旁大喊。

她早就想去摘草莓吃了,但大江大河正玩儿开心,他们又不能丢下他俩自己去摘草莓,等到现在,已经是锦初的极限了。

“来了锦初姐姐!”

大河应了一声,扭头对徐婉宁说道:“婉宁阿姨,我想去摘草莓。”

“去吧,跟着哥哥姐姐们去玩儿吧。”

看着孩子们这么开心,徐婉宁心里怪不是滋味的。

一直到杨开来找。

“徐总,既然您都来养殖场了,不如趁着这个机会,把账本看一看把。你都大半年时间没来了,账本都累积好多了。”

“行吧。”

其实,把养殖场交给杨开打理,徐婉宁十分放心。

她虽然大半年的时间没来养殖场,也没有盘账过,但每个月的月底最后一天,杨开都会把当月的利润亲自送给徐婉宁。

养殖场现在越来越好,除了给两家徐家铺子酒楼和二号店供应之外,还联系了几家大型酒楼供货,每个月的收入十分可观,徐婉宁记得最少一个月都有三万多的净利润,最高一个月更是高达六万多。

如今,徐婉宁名下的这几家店,最赚钱的就是养殖场了。

她最先开的徐家铺子酒楼,反倒成了挣钱比较少的那一个,仅仅高于精品店和统一小食铺,就连澡堂如今的生意,都要比徐家铺子酒楼好一些。

而且徐家铺子酒楼的分店,每个月的净利润也要比总店高一些。

为此,东子没少发愁。

但徐婉宁却觉得维持性现状蛮好的。

因为徐家铺子酒楼是她开的第一家店,在京市的名号已经十分响亮了,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好,是它的招牌。

因为一开始的定价不算高,现在想涨价也不太好涨,会损失一部分顾客,甚至还会有损口碑。

所以东子提了几次要涨价的事情,都被徐婉宁给驳回了。

她还打算,等忙过这段时间,所有事情都步入正轨以后,就再开几家分店。

徐婉宁甚至想过,要把徐家铺子酒楼开到外地去。

比方说沪市。

现在农科院的工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,前后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,到时候就可以把她的商业版图往外地扩张了。

等去了沪市以后,再看看有合适的房子,可以再买两套。

“徐总,账本现在已经看完了,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啊?”杨开试探着问道。

徐婉宁看向他,“你有什么想法,尽管提出来就是了。”

“养殖场一直都是你在管理,你对养殖场的了解程度要比我深很多,所以我相信,你的很多想法都是很有必要的。”

徐婉宁的这种信任,让杨开感觉心里暖暖的。

他搓搓手,“徐总,那我就直说了,要是我说的话你不爱听,就当我没说。”

“说吧。”

“是这样的,咱们养殖场现在已经完全步入正轨了,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扩大一下规模?就比方说兔子,鸡鸭鹅这些生长周期短,而且繁衍速度快的,现有的兔圈鸡圈之类的,已经快要容纳不下了。”

“还有牛羊猪,一直都是消耗比较大的,尤其是猪肉,不论是徐家铺子的两家酒楼,还是二号店,甚至是统一小食铺,每天的需求量都不小呢。按照这个供货速度下去,相信不出两个月,咱们养殖场现在已经可以出栏的猪,就全都卖完了。”

剩下的小猪,还没有长大,卖了不划算。

“所以我想着,咱们扩大一下规模,这样能多养一些,咱们养殖场的收益也能增加嘛。”

杨开知道自己的这个提议,方向没有问题。

如今最大的问题是,如果扩大规模的话,就需要重新买地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